-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思考2022-12-12
- 新手语文教师有效备课的策略研究2022-12-12
- 晶体光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22-12-12
- 实践·融合·联动——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策略新谈2022-12-12
- 美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——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2022-12-9
-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22-12-9
-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互动中障碍的解决策略 ——以Slido软2022-12-9
- 农村中学英语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2022-12-9
国内首套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教材将面世
扬州网讯(通讯员 扬运妍 记者 肖为) 为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,近日,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指导,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、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主办,主动人生文化研究院、壮游人生教育科技承办的“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推广研讨会”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召开。据了解,国内首套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教材即将面世。
中国大运河是中国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和最为鲜明的文明标志之一,也是开展青少年研学的宝贵资源。在新时代,如何基于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和落地推广,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,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,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,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目标。本次会议研讨的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属国内首创,它以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为基础,将运河沿线相关的不同知识板块串联并设置探究性问题,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运河本身拥有更深刻理解,培养其探索精神,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,激发其对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及所属地域历史文化、地理环境、古今科技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自信,促进学生主动学习、热爱家乡,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。
“这套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,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切实举措。”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、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认为,本套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建立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大运河文化体系,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上体现融合课程的理念,既符合现代课程发展特色和趋势,又融合历史、地理、科技等方面,内容十分充实。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黄杰建议,注重政府和市场的结合,尽快展开课程试点,搭建运河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。
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负责人、主动人生文化研究院院长程颢介绍,本套课程争取于2021年下半年在运河沿线城市开展试点,进一步完善后面向全国推出。
来源:中国江苏网
- 上一篇: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课程质量新标杆 2021/2/25
- 下一篇: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2021/2/24